典型文献
探寻生命意义:测量、变化与理论基础
文献摘要:
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个体孜孜不倦地探寻着自身存在的意义以避免虚空.尽管生命意义具有人生哲学的韵味,但其量化研究方法已使其不再囿于哲学.生命意义测量方法主要包括自我报告法、作品法及行为表现和生活状态法等,但其主观性特点决定了自我报告法仍是最佳的测量方法.生命意义的发展经历两个阶段:积极自我定向获得自尊、积极生活定向获得积极生活概念,而且其变化具有年龄、文化和性别等特点.存在主义心理学、自我决断理论和存在积极心理学是生命意义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未来研究还需整合生命意义的多种测量方法,进一步厘清和验证其发展的动力及机制,以及聚焦于整合人的四种属性以理解生命意义的核心目标.概言之,探寻生命意义有助于个体开启自身无限的精神资源以防范化解心理危机,走出困境过上有意义的美好生活.
文献关键词:
生命意义;测量;发展变化;理论基础;美好生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荣伟
作者机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行政学院 公共管理教研部,福建 福州 3501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荣伟-.探寻生命意义:测量、变化与理论基础)[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03):83-91
A类:
B类:
生命意义,生命历程,孜孜不倦,自身存在,虚空,人生哲学,韵味,量化研究方法,囿于,自我报告,行为表现,生活状态,主观性,自尊,积极生活,存在主义,决断,积极心理学,种属,核心目标,精神资源,防范化解,心理危机
AB值:
0.32523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