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为例
文献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纪念大会中提出"四个自信",其中的"道路自信",即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命运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高中历史学科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为首要目标,即培养学生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良好情感,对国家的强烈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及使命感.高中教材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重点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点成就及外交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虽然各校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持续改进与优化教学方式.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袁飞燕
作者机构:
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飞燕-.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为例)[J].教育,2022(21):44-45
A类:
B类: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家国情怀,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大会,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新课改,高中历史学科,科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归属感,使命感,高中教材,必修,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活动,各校,持续改进,改进与优化,优化教学方式
AB值:
0.3031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