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由字到句,从读入写——《沁园春·长沙》教学的两条路径
文献摘要: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在1925年秋天由家乡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路过长沙时有感而发写下的著名词作,借助湘江富有生命力的秋景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表达作者对革命前景的乐观态度及对中国美好前程的期待.由于这是高中必修教材的第一篇,其教学路径影响着学生接下来课文的学习习惯,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沁园春·长沙》可以采用两条教学路径,一条是由词到句,从词中的炼字、关键词入手,体味用词之妙;进而关注句子,赏析核心句子的作用与情感,从这两个元素入手,领悟文本的奥妙所在.另一条是从读入写,即从课文赏析走向表达与交流,借助《沁园春·长沙》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引导学生对单元主题进行反思,对"青春"与"梦想"的关系进行思考并加以表达.通过这两条教学路径,为学生学习接下去的课文打下很好的基础.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斌
作者机构:
四川省通江中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斌-.由字到句,从读入写——《沁园春·长沙》教学的两条路径)[J].语文世界,2022(09):38-39
A类:
B类:
读入,沁园春,两条路,毛泽东,秋天,前往,农民运动讲习所,路过,有感而发,写下,名词,词作,湘江,秋景,抒发,发自,壮志,志豪,豪情,国美,前程,高中必修教材,第一篇,教学路径,接下来,课文,学习习惯,炼字,体味,用词,句子,赏析,奥妙,表达与交流,诗词创作,单元主题,接下去
AB值:
0.4351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