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对科举制度的再认识
文献摘要: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以考试为方法,以选拔精英人才成为文官为目的的封建社会重要政治制度,是中国考试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其产生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曾经发挥过积极的历史作用,又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并逐渐衰落,在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时被终结,换来中国社会和教育加速近代化转型.科举制度虽被废除而考试却可以通过制度改革、内容更新、方法变换而得到延续.科举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包括:考试选官,重视素养;设科灵活,多科网罗;公开报考,广泛参与;同场比试,公平竞争;严格管理,公正评卷.明清实行的八股文考试近年来引发极大争议,主要集中在八股文的政治作用、内容、形式、测试功能、文体等方面.八股文并非从来就有的社会生活必需品,而是科举的依附,科举不存,八股焉附?古代对八股的褒贬是由于存在利害关系,今人与八股已无直接利害,已可客观评价.八股文是历史文化,现代国家不可能以之为思想控制工具,个人也无须以之为技能而借以谋生,它失去了重新繁荣的社会条件.现代中国是多元社会,作为一种文体,八股文可以成为个人的兴趣、爱好,却不再具备通用价值,无法作普遍倡导.
文献关键词:
科举制度;八股文;再认识
作者姓名:
孙培青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引用格式:
[1]孙培青-.对科举制度的再认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06):1-8
A类:
B类:
科举制度,再认识,精英人才,文官,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国考,中央集权,历史作用,渐衰,衰落,工业文明,明时,换来,近代化转型,废除,内容更新,试选,网罗,报考,同场,公平竞争,严格管理,评卷,八股文,文体,从来,生活必需品,依附,褒贬,利害关系,今人,客观评价,现代国家,无须,借以,谋生,社会条件,现代中国,爱好
AB值:
0.3597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