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取样方式对臭鳜鱼细菌多样性分析的影响
文献摘要:
采用3种取样方式,分别取得臭鳜鱼样本的渗出液、鱼体外表面擦拭物和鱼肉组织,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进行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鱼肉组织取样方式所得样本的细菌丰度最高,其次为渗出液取样方式和鱼体外表面擦拭物取样方式.3种取样方式臭鳜鱼样本的细菌群落组成,在门水平上主要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在属水平上,鱼肉组织样品和鱼体外表面擦拭物样品的主要菌属为Psychrilyobacter和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渗出液样品中主要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进一步表明,鱼肉组织和鱼体外表面擦拭物2种取样方式间细菌的多样性结果具有相似性,与渗出液取样方式细菌的多样性结果存在差异性.采用鱼肉取样可得到数量更为丰富的微生物,该研究可为分析发酵产品微生物多样性选择合适取样方式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取样方式;臭鳜鱼;微生物多样性;PCA分析
作者姓名:
钱晓庆;张楠;李佳鹏;冯悦虎;张玉
作者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8;工业发酵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武汉 430068;工业微生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8;武汉和平生物环保有限公司,武汉 43006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钱晓庆;张楠;李佳鹏;冯悦虎;张玉-.不同取样方式对臭鳜鱼细菌多样性分析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22(11):5-8,12
A类:
B类:
取样方式,臭鳜鱼,细菌多样性,多样性分析,渗出,鱼体,外表面,擦拭,鱼肉,高通量测序技术,组织取样,细菌群落组成,厚壁菌门,Firmicutes,Fusobacteriota,Psychrilyobacter,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漫游,Vagococcus,微生物多样性,性选择
AB值:
0.2442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