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红谷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与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摘要:
为探究红谷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与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通过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理化指标检测及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等对黄酒样品进行测定并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发酵的进行,还原糖含量在初期急剧下降后逐渐稳定,酒精度变化与之相反;总酸含量先快速增加后减少再增加,pH较为稳定;氨基态氮含量先波动增加后急剧上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剧烈下降后趋于稳定.发酵过程中10次取样(1~7、10、20、30 d)共检测出14个细菌门和228个细菌属;7个真菌门和108个真菌属.在属水平细菌群落可聚类为3类,真菌群落可聚类为5类.细菌属水平与总酸显著正相关(P<0.05),与还原糖显著负相关(P<0.05),真菌属水平与氨基态氮显著正相关(P<0.05).2,3-丁二醇以及乳酸乙酯与大部分菌属显著正相关(P<0.05).Klebsiella与辛酸乙酯显著负相关(P<0.05);Lactococcus与乙醇、2-丁醇、异丁醇、苯乙醇和棕榈酸乙酯呈显著负相关(P<0.05).Monascus与乳酸乙酯显著负相关(P<0.05);Apiotrichum与2-丁醇、异丁醇和异戊醇显著负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红谷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有显著性变化,并与其理化指标及风味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为后续红谷黄酒品质的提升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文献关键词:
红谷黄酒;高通量测序;菌落结构;风味;理化指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谷晓东;李素萍;杨柳青;刘怡琳;马艳莉;陈志周;王印壮;刘旭
作者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谷晓东;李素萍;杨柳青;刘怡琳;马艳莉;陈志周;王印壮;刘旭-.红谷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与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的相关性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22(23):133-143
A类:
B类:
红谷黄酒,发酵过程,微生物多样性,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技术,指标检测,质谱技术,还原糖含量,急剧下降,酒精度,总酸含量,基态,氮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细菌群落,真菌群落,丁二醇,乳酸乙酯,Klebsiella,辛酸,Lactococcus,异丁醇,苯乙,醇和,棕榈酸,Monascus,Apiotrichum,和异戊,异戊醇,显著性变化,酒品质,质的提升,提升与发展,菌落结构
AB值:
0.27668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