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苹果酵素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与风味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摘要: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高效液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监测苹果酵素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和风味物质的动态变化,并通过双向正交偏最小二乘回归(O2PLS)法模拟微生物与风味物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微生物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着苹果酵素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占绝对优势;在属水平上,泛菌属(Pantoe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酒球菌属(Oenococcus)、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梨孢菌属(Magnaporthe)和柱隔孢属(Ramularia)的相对丰度较高.每个发酵阶段都有标志性的差异物种.22个细菌属和14个真菌属对7种有机酸、18种氨基酸和9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较大,其中醋杆菌属(Acetobacter)、乳杆菌属(Lac-tobaci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假丝酵母属(Candida)和有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与苹果酵素中风味物质的形成高度相关.
文献关键词:
苹果酵素;发酵过程;微生物多样性;风味物质;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海燕;康三江;张霁红;曾朝珍;袁晶;宋娟
作者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海燕;康三江;张霁红;曾朝珍;袁晶;宋娟-.苹果酵素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与风味物质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酿造,2022(12):110-119
A类:
O2PLS,Ramularia,tobacilus
B类:
苹果酵素,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Illumina,MiSeq,联用法,微生物多样性,正交偏最小二乘,偏最小二乘回归,微生物菌群,丰富度,发酵时间,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子囊菌门,comycota,绝对优势,泛菌属,Pantoe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Oenococcus,醋酸杆菌,Ac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Magnaporthe,相对丰度,发酵阶段,异物,有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乳杆菌属,Lac,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假丝酵母,Candida,Torulaspora
AB值:
0.33408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