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型驱蚊产品中35种挥发性致敏芳香剂的筛查方法及挥发规律研究
文献摘要: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HS/GC-MS/MS)建立了驱蚊贴、驱蚊扣、驱蚊手环等新型驱蚊产品中35种挥发性致敏芳香剂的分析方法.35种物质经中等极性色谱柱Agilent DB-17MS分离,采用电子轰击源(EI源)通过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考察了37个新型驱蚊样品在顶空温度分别为40℃和100℃时的筛查结果,40℃顶空条件下筛查出α-蒎烯、β-蒎烯和D-柠檬烯等14种致敏芳香剂,此外,100℃时还检出香叶醇、香芹酮等其它12种致敏芳香剂.以儿童用驱蚊贴和驱蚊扣为例,比较了不同顶空温度对各目标化合物响应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0℃时α-蒎烯、β-蒎烯和D-柠檬烯等8种致敏芳香剂的响应强度小于100℃时.对37个样品在40℃平衡温度下的半定量分析表明,α-蒎烯、β-蒎烯、D-柠檬烯等9种致敏芳香剂的检出率最高,其中α-蒎烯和D-柠檬烯的最高响应强度大于106.选择驱蚊贴和驱蚊扣进一步考察了α-蒎烯、β-蒎烯、D-柠檬烯、薄荷醇和樟脑5种致敏芳香剂在40℃下放置不同时间的挥发规律,发现α-蒎烯、β-蒎烯和D-柠檬烯放置12 h的响应强度为初始的20%~21%,薄荷醇和樟脑放置72 h后响应强度仍为初始的40%以上.该研究可为后续开展新型驱蚊产品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测定和风险评估提供技术参考.
文献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驱蚊产品;致敏芳香剂;挥发规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红艳;胡玉霞;李长于;王瑾
作者机构:
浙江省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8;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红艳;胡玉霞;李长于;王瑾-.新型驱蚊产品中35种挥发性致敏芳香剂的筛查方法及挥发规律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22(12):1758-1764
A类:
驱蚊产品,致敏芳香剂
B类:
挥发性,筛查方法,挥发规律,顶空,串联质谱,HS,手环,性色,色谱柱,Agilent,DB,17MS,电子轰击,EI,多反应监测,MRM,筛查结果,空条,查出,蒎烯,柠檬烯,香叶醇,香芹酮,儿童用,目标化,响应强度,平衡温度,半定量分析,高响应,薄荷醇,醇和,樟脑,下放,化学物质,含量测定
AB值:
0.2078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