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采用荧光光谱技术分析胶原和酰化胶原的聚集行为
文献摘要:
采用荧光光谱技术考察了浓度、温度和pH对天然胶原和酰化胶原分子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胶原与酰化胶原分子在277和293 nm处分别出现了归属于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和酪氨酸(tyro-sine,Tyr)的特征荧光峰.与天然胶原相比,酰化胶原分子在360~400 nm处出现了归属于Tyr激发态的宽峰,表明其聚集程度强于天然胶原.随着浓度的增加,天然胶原与酰化胶原分子的聚集程度增加,导致荧光强度逐渐增大;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Phe和Tyr的荧光量子产率逐渐降低,同时天然胶原与酰化胶原分子不断解聚集直至出现无规卷曲构造,导致荧光强度不断降低;随pH升高,天然胶原与酰化胶原分子聚集程度先增加后降低,在等电点附近,聚集程度最大.二维荧光光谱数据表明,浓度影响下,天然胶原分子的Phe和酰化胶原分子的Tyr激发态优先响应;温度影响下,天然胶原分子的Tyr和酰化胶原分子的Tyr聚集态优先响应;pH影响下,天然胶原分子的Tyr和酰化胶原分子的Tyr激发态优先响应.
文献关键词:
胶原;酰化胶原;荧光;聚集;苯丙氨酸;酪氨酸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从虎;陈强;吴双双;霍红月;程旭;吴彦;段炼
作者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安庆,246133;皖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生态保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庆师范大学),安徽 安庆,246133;西南大学 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从虎;陈强;吴双双;霍红月;程旭;吴彦;段炼-.采用荧光光谱技术分析胶原和酰化胶原的聚集行为)[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2(17):183-190
A类:
酰化胶原,tyro
B类:
荧光光谱,光谱技术,聚集行为,天然胶,分子聚集,处分,归属于,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酪氨酸,sine,Tyr,激发态,荧光强度,荧光量子产率,解聚集,无规,卷曲,等电点,光谱数据,温度影响,聚集态
AB值:
0.1723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