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在体单向肠灌流法探究刺囊酸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文献摘要:
目的:考察刺囊酸在小肠不同肠段、不同条件下的吸收特性,探究刺囊酸的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不同浓度药物、不同肠段、不同pH条件以及P-糖蛋白(P-gp)抑制剂对刺囊酸吸收的影响,利用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结果:刺囊酸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随浓度增加而增加,相同浓度下,各肠段间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和吸收速率常数(Ka)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小肠各段吸收均较好,不同pH条件下结果表明,刺囊酸在碱性条件下吸收较好.与P-gp抑制剂组相比吸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刺囊酸在小肠全段均有吸收,且吸收完全,其吸收速率最快的部位是回肠;低浓度与中高浓度组间有显著差异,推测刺囊酸的吸收机制不是简单的被动转运;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初步判定刺囊酸为Ⅱ类低溶解性/高渗透性药物.刺囊酸不是P-gp的底物,本实验初步探明刺囊酸的吸收特性,可为药物制剂及临床研究提供生物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刺囊酸;单向肠灌流法;肠吸收特性;五环三萜;高效液相色谱
作者姓名:
刘婉霞;陈瑞;班玉娟;汤磊;黄家宇
作者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贵阳550004;贵州省化学合成药物研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55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婉霞;陈瑞;班玉娟;汤磊;黄家宇-.基于在体单向肠灌流法探究刺囊酸的大鼠肠吸收特性)[J].中国新药杂志,2022(10):998-1002
A类:
单向肠灌流法
B类:
在体单向肠灌流,刺囊酸,肠吸收特性,小肠,肠段,不同条件下,吸收机制,单向肠灌流模型,糖蛋白,gp,HPLC,药物浓度,十二指肠,有效渗透,渗透系数,Peff,吸收速率,速率常数,Ka,各段,碱性条件,全段,收完,回肠,被动转运,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溶解性,高渗透性,性药物,底物,药物制剂,五环三萜
AB值:
0.2861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