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红谷黄酒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及其对高级醇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了解南阳红谷黄酒酿造过程中高级醇与细菌群落演替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发酵过程中的高级醇,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并采用Spearman统计学方法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红谷黄酒中共检测到15种高级醇,以异戊醇、异丁醇为主,分别占高级醇总含量的70.88%~74.36%和15.81%~18.76%.黄酒发酵至第6天,细菌群落多样性达到峰值,发酵过程中优势细菌门(平均相对丰度≥1%)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优势细菌属(平均相对丰度≥1%)为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大洋芽孢杆菌属(Oceanobacillus)、Lentilactobacillus、乳酪杆菌属(Lacticaseibacillus)、克罗彭斯特菌属(Kroppenstedtia)、克鲁沃菌属(Kluyvera)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其中对高级醇产生主要贡献的细菌群为大洋芽孢杆菌属、克鲁沃菌属和魏斯氏菌属.
文献关键词:
黄酒;红谷;高级醇;细菌群落结构;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春艳;邓洲;武思雨;陈丽岳;杨炎凯;罗建成
作者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省工业微生物资源与发酵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 南阳 473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春艳;邓洲;武思雨;陈丽岳;杨炎凯;罗建成-.红谷黄酒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及其对高级醇的影响)[J].中国酿造,2022(06):112-116
A类:
Lentilactobacillus,Kluyvera
B类:
红谷黄酒,发酵过程,细菌群落结构,群落结构分析,高级醇,南阳,酒酿,酿造,中高级,群落演替,高通量测序技术,群落结构特征,统计学方法,异戊醇,异丁醇,细菌群落多样性,相对丰度,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厚壁菌门,Firmi,cutes,Weissella,大洋,芽孢杆菌属,Oceanobacillus,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克罗,Kroppenstedti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AB值:
0.32158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