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婴儿源鼠李糖乳杆菌的筛选及其促肠道类器官生长的研究
文献摘要:
本研究以分离得到的5株来源于一月龄婴儿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与2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作为实验菌,以鼠李糖乳杆菌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作为对照菌株,通过耐酸实验、耐胆盐实验、疏水性实验、自动聚集能力测定和细胞黏附等实验对这些菌株的消化道耐受性进行评价.进一步选择在耐受性实验中综合评价效果最好的鼠李糖乳杆菌SW-02与肠道类器官进行共培养,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类器官形态、生长状况,计算出芽率,利用EdU染色评估类器官中细胞增殖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增殖标志基因Ki67、肠道干细胞标志物Lgr5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mRNA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粘蛋白MUC2含量.结果证实:与其他菌株相比,鼠李糖乳杆菌SW-02有较强的耐酸性;SW-02、SW-03和SW-X的耐胆盐能力相对较强;LGG、SW-01、SW-02、SW-04和TX-02对二甲苯的疏水性高;对于自动聚集能力,SW-01最强,SW-02次之;对HT-29细胞的黏附性实验显示,菌株SW-01、SW-02和SW-03具有较高的黏附能力;将SW-02与类器官共培养时,SW-02显著(P<0.05)提高了类器官的出芽率和出芽个数,促进类器官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SW-02组类器官的Ki67、Lgr5和Zo-1的mRNA水平均显著增加,MUC2分泌量显著增加(P<0.05).综上,鼠李糖乳杆菌SW-02具有较好的消化道耐受性和促进肠道类器官生长的能力,可以作为今后开发具有益生性产品的潜在菌株.
文献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婴儿粪便;耐受性评价;肠道类器官;肠道发育
作者姓名:
盖赛伦;陈晓洁;凌涛;张腾勋;耿萌;齐威;罗学刚;张同存;王楠
作者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育部工业发酵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457;天津市微生物代谢与发酵过程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 30045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盖赛伦;陈晓洁;凌涛;张腾勋;耿萌;齐威;罗学刚;张同存;王楠-.婴儿源鼠李糖乳杆菌的筛选及其促肠道类器官生长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22(17):167-175
A类:
自动聚集能力
B类:
鼠李糖乳杆菌,肠道类器官,官生,一月,月龄,Lactobacillus,rhamnosus,副干酪乳杆菌,paracasei,LGG,耐胆盐,疏水性,细胞黏附,评价效果,SW,共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生长状况,出芽率,EdU,标志基因,Ki67,肠道干细胞,干细胞标志物,Lgr5,紧密连接蛋白,Zo,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粘蛋白,MUC2,耐酸性,TX,对二甲苯,HT,黏附性,黏附能力,分泌量,益生性,婴儿粪便,耐受性评价,肠道发育
AB值:
0.264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