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液质联用和分子对接技术对薄蒴草抗炎活性成分的筛选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液质联用及分子对接技术筛选薄蒴草中的抗炎活性成分.方法:通过研究薄蒴草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产生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筛选薄蒴草抗炎活性部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分析抗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选择5个重要的炎症因子TNF-α、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核转录因子-κB(NF-κB)分别与活性部位中的有效成分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体外抗炎实验结果显示薄蒴草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在最高实验浓度75μg/mL下对NO、TNF-α、IL-6的产生均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抑制率分别为63.53%、34.23%、34.58%;液质联用鉴定出11个化学成分,包括8个黄酮类成分芦丁、牡荆素、山奈酚、鼠李秦素、槲皮素、芹菜素、芹菜素-6-C-葡萄糖-8-C-木糖苷、槲皮苷和3个香豆素类成分伞形花内酯、7-甲氧基香豆素、5,7-二羟基香豆素;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TNF-α、IL-6、IL-1β、PGE2、NF-κB结合最好的成分分别是槲皮苷、山奈酚、芦丁、槲皮苷、牡荆素,结合能为?8.5、?7.8、?8.0、?7.2和?10.0 kcal/mol,均优于阳性对照地塞米松,说明这些成分与5个靶点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薄蒴草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为抗炎活性部位,通过液质联用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能快速、便捷地筛选出薄蒴草的抗炎活性成分.
文献关键词:
薄蒴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分子对接;抗炎;黄酮类成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孟雅;张楠茜;张凯月;吕经纬;兰梦;张辉;孙佳明
作者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11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孟雅;张楠茜;张凯月;吕经纬;兰梦;张辉;孙佳明-.基于液质联用和分子对接技术对薄蒴草抗炎活性成分的筛选)[J].食品工业科技,2022(17):19-25
A类:
薄蒴草
B类:
液质联用,分子对接技术,抗炎活性成分,技术筛选,极性萃取部位,脂多糖,LPS,小鼠巨噬细胞,RAW,一氧化氮,活性部位,联用技术,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HPLC,前列腺素,PGE2,核转录因子,有效成分,Autodock,Vina,体外抗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高实,生均,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个化,黄酮类成分,芦丁,牡荆素,山奈酚,槲皮素,芹菜素,木糖,糖苷,槲皮苷,香豆素类成分,伞形花内酯,甲氧基,结合能,kcal,阳性对照,地塞米松,亲和力
AB值:
0.2475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