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小学教师编制的理论逻辑与治理思路
文献摘要:
编制是我国教师人事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是确定学校人员总量及其种类、结构的依据,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关键功能.但在实践中,教师编制存在诸多矛盾.诸如,关于编制总量余缺的认识存在对立且对这种对立的归因存在分歧,地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出现竞争博弈,教师个体对编制的认知与制度定位之间也存在深刻矛盾.教师编制具有多重属性,对执政党而言,是执政资源和政治资源;对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而言,是重要的行政资源;对教师个体而言,是象征身份、职业稳定性和社会地位的符号资本.同时,教师编制还具备公共资源的属性,很容易陷入"公地悲剧"式的治理困境.推动教师编制的有效治理,应明晰编制的多重属性,并按照其特有规律综合施策:坚持制度自信,发展完善编制制度;回归教师编制的制度初心,剥离其人事管理功能;依据行政资源的治理规律,理顺政府部门间的权责关系和工作机制;依据公共资源的治理规律,充分授权学校依托聘任制度自主建立和完善规则,实现学校的自主组织治理;澄明编制作为符号资本的积极价值,保障教师的职业地位和工作预期.
文献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教师编制;公共治理;教师职业地位
作者姓名:
李廷洲;郅庭瑾;吴晶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上海 20006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廷洲;郅庭瑾;吴晶-.中小学教师编制的理论逻辑与治理思路)[J].教育研究,2022(05):139-148
A类:
B类:
中小学教师,教师编制,治理思路,教师人事制度,定学,教师队伍建设,诸多矛盾,余缺,教师个体,制度定位,执政党,执政资源,政治资源,职业稳定性,社会地位,符号资本,公共资源,公地悲剧,治理困境,有效治理,综合施策,制度自信,人事管理,管理功能,治理规律,理顺,权责关系,聘任制,建立和完善,自主组织,组织治理,澄明,公共治理,教师职业地位
AB值:
0.3459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