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相对贫困视域下"双一流"建设高校贫困生识别策略研究
文献摘要:
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提供支持性的制度环境,学生资助体系是其中关键一环.在"后扶贫时代","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依托于对学生贫困状态的准确判断,但是学界缺乏对相对贫困学生群体的科学识别.基于相对贫困理论与可负担性原则,对研究型大学贫困生常用认定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并采用"全国高校学生教育支出调查"数据比较上述识别方法的效果.研究发现收入法、支出法、收入-支出双指标差值法和比值法在高校贫困生认定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模拟分析表明,通过调整相对贫困线标准,有望提升双指标比值法的识别精度,从而更为科学地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相对贫困学生群体.
文献关键词:
相对贫困;贫困生识别;"双一流"建设高校
作者姓名:
杨钋;金红昊;刘海骅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北京 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钋;金红昊;刘海骅-.相对贫困视域下"双一流"建设高校贫困生识别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2(03):45-51
A类:
贫困生识别
B类:
相对贫困,双一流,建设高校,高校贫困生,识别策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持性,制度环境,资助体系,后扶贫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贫困学生,学生群体,学识,贫困理论,可负担性,研究型大学,认定方法,全国高校,学生教育,教育支出,出调,数据比较,收入法,双指标,差值法,比值法,贫困生认定,定局,贫困线,指标比值,识别精度
AB值:
0.3553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