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铁路基运营期注浆线路平顺性监测技术研究
文献摘要:
研究目的:我国高速铁路路基跨软弱土分布广泛,且由于施工、封闭措施、微地貌排水等原因,易造成路基软化,产生沉降病害,降低高速铁路的运营效益.因此,在对路基进行注浆加固整治中,为避免造成轨道几何尺寸超限,必须构建高精度、实时在线的空间线路平顺性监测技术,为运营条件下高速铁路路基注浆加固提供技术保障.研究结论:(1)Leica TS15自动监测系统配合微型精密棱镜在对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参数进行实时误差修正后,其三维精度满足全天候监测要求,可控制在±0.5 mm以内;(2)室内极限风压风洞试验和现场测试均验证了微型精密棱镜在钢轨轨腰和轨道板侧面安装的安全性与适用性,且不影响高铁列车正常运行;(3)自动监测系统能耗测试表明,结合新能源+物联网技术,可实现高铁路基注浆加固过程中自动连续监测,其精度、操作性、稳定性均能满足运营线路要求;(4)本文研究技术在运营高速铁路其他类似工况中具有参考价值.
文献关键词:
高铁路基;注浆加固;线路平顺性;自动监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岳祖润;介少龙
作者机构:
石家庄铁道大学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43;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05004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岳祖润;介少龙-.高铁路基运营期注浆线路平顺性监测技术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22(01):13-17,32
A类:
TS15
B类:
高铁路基,运营期,线路平顺性,研究目的,高速铁路路基,软弱土,微地貌,软化,沉降病害,运营效益,注浆加固,轨道几何尺寸,超限,实时在线,空间线,技术保障,Leica,自动监测系统,系统配,棱镜,气象参数,误差修正,其三,全天候,风压,压风,风洞试验,现场测试,钢轨,轨腰,轨道板,高铁列车,系统能耗,测试表明,物联网技术,连续监测,运营线路,研究技术
AB值:
0.3324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