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生命的意义与学校教育的意义关怀
文献摘要:
生命意义指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身生命历程的体验、理解和自我确证.生命意义问题发端于生命的对象化,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人的本性,生命意义感的缺失是"空心病"的主要根源.人的需要是理解生命的钥匙,需要按照其与个体主体性的关系可以分为本真需要和异己需要,本真需要的满足是其生命意义感的主要来源.青少年在学校生活中更多的是被学业竞争等异己需要掌控,其自主、关系、胜任等本真需要被边缘化,生命的无限可能被窄化.青少年"空心病"的本质是需要的异己化和生命的窄化.意义关怀指的是关心、承认人的生命意义需要并帮助人获得积极的生命意义体验.学校教育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意义关怀,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应该以学生和民族的未来长远发展为要务,摆脱应试教育博弈的羁绊,关心和促成学生的自主、关系、胜任等需要的满足,帮助学生获得充盈的生命意义体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文献关键词:
生命意义;生命的对象化;意义关怀;异己需要;空心病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佟雪峰
作者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佟雪峰-.生命的意义与学校教育的意义关怀)[J].当代教育科学,2022(06):9-15
A类:
意义关怀,生命的对象化,异己需要
B类:
学校教育,生命历程,自我确证,发端,追寻,人的本性,生命意义感,空心病,人的需要,钥匙,个体主体性,本真,真需要,掌控,边缘化,承认,认人,助人,生命意义体验,公立学校,要务,应试教育,羁绊,充盈,健康成长
AB值:
0.2338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