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的典型模式、特征与启示——以柏林洪堡大学、哈佛大学、东京大学为考察中心
文献摘要:
"申请—考核"制是国际通行的博士生选拔方式.研究基于案例法和"主体—程序—原则"分析框架,以柏林洪堡大学、哈佛大学、东京大学为典型案例,探讨德、美、日三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的特征以资借鉴.三国在招生中均秉承效率优先原则,德国受教授治校的影响,导师在招生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表现为学徒制模式;美国在研究生院制度框架下,更为注重招生程序的规范性,表现为结构化模式;日本则糅合德美两国特点,大学院在招生程序上发挥规范作用,导师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招生结果,表现为混合型模式.中国现行的博士生"申请—考核"制虽然从形式上类似于日本,但是,由于导师招生自主权行使尚缺乏自律精神和严格程序规约,衍生出诸多权力滥用乱象,进而影响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未来,需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重点突出程序规范性,将导师权力行使框定在合理范围内,建构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模式.
文献关键词:
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学徒制模式;结构化模式;混合型模式
作者姓名:
赵祥辉;王洪才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361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祥辉;王洪才-.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的典型模式、特征与启示——以柏林洪堡大学、哈佛大学、东京大学为考察中心)[J].现代大学教育,2022(01):52-59
A类:
教授治校
B类:
博士生,典型模式,柏林洪堡大学,哈佛大学,东京大学,案例法,三国,国博,资借,效率优先,优先原则,学徒制模式,研究生院,制度框架,结构化模式,糅合,规范作用,混合型模式,招生自主权,尚缺,规约,权力滥用,乱象,程序规范,权力行使,框定,合理范围,中国国情
AB值:
0.2915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