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线路焊缝区几何不平顺动力响应仿真分析
文献摘要:
为分析列车在不同焊缝形状和波深下的车辆动力响应与轮轨接触状态,建立普速客车-有砟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和焊缝不平顺模型.将焊缝按照几何形状分为倒V形、M形、V形和W形,分析4类焊缝在不同波深、速度等工况下的垂向动力响应.发现焊缝不平顺会引起轮轨垂向力、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等参数在短时间内增幅达到30%左右,造成较大的轮轨冲击.焊缝波深越大,车速越快,车辆-轨道系统垂向动态响应越差,轮轨垂向力最大增加66.28%.根据焊缝安全限值的计算结果,发现W形焊缝安全限值最小,倒V形焊缝安全限值最大.建议优先打磨处理W形焊缝,再依次处理V形、M形焊缝,最后处理倒V形焊缝.
文献关键词:
钢轨焊缝;轮轨动力学;轮轨冲击;安全限值;钢轨打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伟豪;林凤涛
作者机构:
中铁物总运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70;华东交通大学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伟豪;林凤涛-.线路焊缝区几何不平顺动力响应仿真分析)[J].铁道技术监督,2022(10):49-54
A类:
B类:
焊缝区,几何不平顺,动力响应,列车,焊缝形状,波深,轮轨接触,接触状态,客车,有砟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几何形状,轮轨垂向力,轴箱,垂向振动,振动加速度,轮轨冲击,车速,越快,动态响应,安全限值,打磨处理,钢轨焊缝,轮轨动力学,钢轨打磨
AB值:
0.341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