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目的论视角谈外宣翻译中译者主体性
文献摘要: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其国际影响力和关注度不断提升,向世界展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意义深刻,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外宣翻译作为一种有既定预期目的的翻译形式,在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对外宣传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资深的外宣工作者沈苏儒认为外宣工作是跨国的传播、跨文化的传播、跨语言的传播,具有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特点.译者主体性是翻译活动中的客观存在,贯穿外宣翻译实践的全过程,译者的双语能力、跨文化视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都影响着翻译目的的达成.本文基于目的论视角,从译语词汇、翻译策略、文化鸿沟等方面对外宣翻译中译者主体性进行研究.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志
作者机构:
福建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志-.从目的论视角谈外宣翻译中译者主体性)[J].快乐阅读,2022(11):49-51
A类:
B类:
目的论,外宣翻译,中译,译者主体性,国际影响力,光荣,任务艰巨,译作,既定,预期目的,跨国界,跨语言,对外宣传,传中,国资,资深,外宣工作,语言的特点,翻译活动,客观存在,翻译实践,双语,文化视野,主观能动性,翻译目的,译语,语词,翻译策略,鸿沟
AB值:
0.3482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