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课程共生路径研究——基于共生理论
文献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是二者实现共生共荣、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以共生理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课程共生系统,并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要素探讨二者的内在逻辑.共生系统中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共生单元互动不足,难以形成合力,当前所处的偏利共生模式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沦为"形象工程",社会经济、应试教育、文化意识等反向环境突出,传统文化受到"隐性的排斥".为实现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课程的互惠共生,应构建家校协作、社会共育的传统文化教育机制,促使各共生单元利益趋同、利益牵连,在实践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价值导向,拓宽传统文化学习方式.
文献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学课程;共生路径;共生理论
作者姓名:
雷文丽;袁凤琴
作者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引用格式:
[1]雷文丽;袁凤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课程共生路径研究——基于共生理论)[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02):60-68
A类:
B类:
中小学课程,共生路径,共生理论,文化融入,共荣,理论构建,共生系统,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要素,要素探讨,偏利,传统文化教育,沦为,形象工程,应试教育,文化意识,互惠共生,家校协作,共育,教育机制,元利,利益趋同,牵连,价值导向,传统文化学习,学习方式
AB值:
0.3262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