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农村优等生未能考入重点大学的知识社会学解码
文献摘要:
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借助17名成绩优秀、考入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的农村学生的教育传记,采用跨个案—复合式顺序分析法,解码农村优等学生未能考入重点大学的社会流动机制.研究发现,学生实务性惯习倾向冲突于高中阶段学术取向课程知识是导致他们成绩"折翼",没能考入重点大学的重要原因.进一步说是学科知识思维模式与学习方法的失败使学生陷入自卑、沮丧等情绪困境并导致其成绩下滑.这也验证了高中阶段课程大幅反映中产阶级价值取向与思维模式,排斥实务取向的研究结论.惯习与课程知识的契合度是造成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分化的重要因素.
文献关键词:
农村;优等生;重点大学;教育公平;知识社会学
作者姓名:
赵同友;于兴云;黄美玉
作者机构:
温州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温州325035;山东省威海市新港小学,山东 威海264299;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215011
引用格式:
[1]赵同友;于兴云;黄美玉-.农村优等生未能考入重点大学的知识社会学解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04):36-45
A类:
B类:
优等生,考入,重点大学,知识社会学,解码,基于知识,成绩优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农村学生,传记,复合式,社会流动,流动机制,实务性,惯习,高中阶段,学术取向,课程知识,没能,学科知识,思维模式,自卑,沮丧,情绪困境,中产阶级,契合度,成城,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会分,教育公平
AB值:
0.402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