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计算物理课程的本研协同建设
文献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科间不断交叉渗透,作为与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并列的第三种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的方法,计算物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学科发展相对较晚以及学科自身的一些特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计算物理课程教学尚未形成较成熟的体系.本文主要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计算物理课程协同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情况.本科生课程定位于掌握计算物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案例实践,课程教学小班化;研究生课程定位于构建计算物理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知识结构,突出专业性和前沿性,重视计算实践能力,并开设计算物理二级学科平行课.本文主要介绍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的协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这项探索使得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在内容、结构和方式上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
文献关键词:
计算物理;本研协同建设;本科生课程教学小班化;研究生课程二级学科平行课
作者姓名:
吕广宏;梁林云;姜寅;周洪波;胡地;竺礼华;耿立升;满兴坤;李博;周苗;张玉洁;刘利民;金硕;宋春艳;张颖;舒小林
作者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北京 1001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吕广宏;梁林云;姜寅;周洪波;胡地;竺礼华;耿立升;满兴坤;李博;周苗;张玉洁;刘利民;金硕;宋春艳;张颖;舒小林-.计算物理课程的本研协同建设)[J].大学物理,2022(01):1-7,14
A类:
本研协同建设,本科生课程教学小班化,研究生课程二级学科平行课
B类:
计算物理,物理课程,断交,理论物理,并列,第三种,物理现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本科生,生计,课程协同,探索和实践,课程定位,物理问题,案例实践,专业基础,宽广,知识结构,前沿性,计算实践,统一性
AB值:
0.2191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