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熟地平颤方治疗帕金森病的分子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熟地平颤方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主要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TCM@TAIWAN台湾中医药资料库、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筛选熟地平颤方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PD的相关靶点,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共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及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Metascape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DisGeNET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iGEMDOCK软件进行批量分子对接实验.结果 筛选出熟地平颤方29个主要活性成分,178个与PD共有的作用靶点,主要核心靶点包括AKT1、ALB、MAPK3、CASP3和APP等.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显示该方调控蛋白丝氨酸/苏氨酸及酪氨酸蛋白激酶、神经递质受体、肽链内切酶等多种分子功能,通过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cAMP、雌激素、磷脂酶D等多种信号通路发挥治疗PD的作用.DisGeNET功能富集结果表明熟地平颤方广泛参与了认知障碍、淀粉样变性、记忆缺陷、神经痛和成瘾行为等方面的改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羊毛甾醇、胆固醇与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α1-谷甾醇与白蛋白(ALB)均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 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揭示了熟地平颤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通路发挥PD的治疗作用,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文献关键词:
熟地平颤方;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帕金森病;分子机制
作者姓名:
邱添;李泰平;肖红;刘卫国;康冰;杨宁
作者机构: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药剂科;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神经精神病学研究所;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中医科
引用格式:
[1]邱添;李泰平;肖红;刘卫国;康冰;杨宁-.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熟地平颤方治疗帕金森病的分子机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22(04):246-256
A类:
熟地平颤方,TAIWAN
B类: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技术探讨,帕金森病,利用网络,技术预测,主要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分子作用机制,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台湾,资料库,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主要化学成分,作用靶点,GeneCards,DisGeNET,STRING,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靶点网络,网络图,Metascape,关键靶点,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iGEMDOCK,核心靶点,AKT1,ALB,MAPK3,CASP3,调控蛋白,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蛋白激酶,神经递质,肽链,内切,cAMP,雌激素,磷脂酶,集结,认知障碍,淀粉样变性,记忆缺陷,神经痛,成瘾行为,羊毛,前列腺素,PTGS2,谷甾醇,结合活性,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作用
AB值:
0.3374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