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相异相通
文献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贪图一己私利导致战祸不断,社会秩序崩溃,民不聊生.诸子百家以保民利民为出发点提出了各自的救世良方,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儒、墨两家是当时极为盛行的思想学派,儒家倡导以"爱人"为核心的"仁爱"思想,墨家则提出以平等互爱为根本的"兼爱"主张."仁爱"与"兼爱"思想虽然在爱从何来、如何施爱等问题上有着不同的实现要求,但二者都强调对爱的追求,注重"仁义"至上和公利至高.历史地看,"仁爱"与"兼爱"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论瑰宝,对二者进行差异性与共通性分析,有益于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关键词:
"仁爱";"兼爱";墨子;孔子
作者姓名:
荣小语
作者机构:
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
引用格式:
[1]荣小语-.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相异相通)[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05):1-3
A类:
B类:
孔子,仁爱,墨子,兼爱,相异,异相,相通,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贪图,一己,私利,利导,战祸,社会秩序,崩溃,民不聊生,诸子百家,保民,民利,利民,救世,良方,百家争鸣,文化繁荣,两家,盛行,想学,学派,爱人,墨家,互爱,何来,仁义,公利,史地,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共通性,有益于,中华文明,繁荣发展
AB值:
0.5372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