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诱导分布对高速列车多胞结构耐撞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通过在高速列车端部吸能结构的不同区域加入诱导孔,研究不同位置的开孔方案对多胞结构的吸能特性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开孔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在冲击试验数据中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分别在结构内侧、中部和外侧3个位置布置诱导孔,诱导孔类型有4孔和8孔2种,共形成6种不同诱导结构,研究结构耐撞性随位置变化的规律,并通过复杂比例评价决策方法,选择其中耐撞性最佳的开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多胞结构中加入诱导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褶皱数量,而在内侧加入诱导孔对于提高褶皱数量的效果好于在结构外侧加入诱导孔产生的效果,在内侧开孔能够提高结构整体的褶皱数量,而在外侧开孔能够提高部分相邻胞壁的褶皱数量,但可能会对原本规则变形的胞壁造成一定影响;在外侧加入诱导孔会使结构的峰值力更低,力波动更平稳,但会使结构出现整体屈曲变形;在内侧加入诱导孔能提升更多的吸能量和比吸能;最优开孔结构的初始峰值力降低14.20%,压溃力效率提高20.63%.
文献关键词:
高速列车;诱导分布;耐撞性;多胞结构;冲击载荷
作者姓名:
梁习锋;陈劼昊;李治祥;马闻;许平
作者机构: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5;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关键技术国际联合研究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5;中南大学铁道车辆安全技术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75
引用格式:
[1]梁习锋;陈劼昊;李治祥;马闻;许平-.诱导分布对高速列车多胞结构耐撞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5):1626-1634
A类:
诱导分布
B类:
高速列车,多胞结构,耐撞性,端部,吸能结构,导孔,不同位置,吸能特性,LS,DYNA,开孔结构,冲击试验,个位,共形,研究结构,决策方法,褶皱,整体屈曲,屈曲变形,比吸能,初始峰值力,压溃,力效,效率提高,冲击载荷
AB值:
0.2917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