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病害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文献摘要: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时间的逐步增长,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中的一些伤损病害也逐渐积累并显现出来,当前对其进行有效检测已成为保障高速列车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从系统性梳理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病害型式与成因入手,将当前较为典型的无损检测技术在无砟轨道中的应用及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对今后轨道病害检测新技术展开介绍.经研究分析,超声波技术在检测较浅的无杂质裂缝或空洞时精度较高,较深的裂缝可采用冲击回波法;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预测轨道板浅表裂缝的具体位置和演化趋势时有显著效果;地质雷达技术则广泛用于检测内部较大病害的轨道混凝土结构或砂浆层脱空等.在轨道结构病害检测新技术方面,三维激光技术可自动获得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高精度病害信息;光纤光栅及机器视觉等图像识别技术可及时获取无砟轨道发生伤损的数据信息,达到将损失降至最小的目的;基于列车载荷动力下振动响应与刚度特性的差异,可在非天窗时间对轨道结构病害进行识别监测与状态评估;而多种检测技术协同或多源特征融合可进一步提升轨道病害识别精度与检测效率.
文献关键词:
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病害;缺陷;检测
作者姓名:
张建超;刘世川;田秀淑
作者机构:
石家庄铁道大学 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43;石家庄铁道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石家庄 050043;石家庄铁道大学 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研究所,石家庄 050043
引用格式:
[1]张建超;刘世川;田秀淑-.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病害检测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2(06):80-92
A类:
多源特征融合
B类:
无砟轨道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结构病害检测,高速铁路,铁路运营,伤损病害,显现出来,有效检测,高速列车,有效运行,型式,无损检测技术,轨道病害,检测新技术,技术展,超声波技术,较浅,无杂质,冲击回波法,红外热成像技术,轨道板,浅表,具体位置,演化趋势,显著效果,地质雷达技术,大病,砂浆,脱空,在轨,轨道结构,三维激光技术,光纤光栅,机器视觉,图像识别技术,列车载荷,振动响应,刚度特性,天窗时间,状态评估,技术协同,病害识别,识别精度,检测效率
AB值:
0.3124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