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抗菌肽Hst5抑制串珠镰刀菌生长及作用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抗菌肽Hst5对串珠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钙荧光白、碘化丙啶、4',6-二脒基-2-苯基吲哚、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JC-1和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等分析不同浓度Hst5处理后的串珠镰刀菌细胞超微结构及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结果 Hst5处理导致串珠镰刀菌孢子细胞壁破损、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核受损、细胞器聚集等一系列现象;同时造成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酶活性降低及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升高.结论 Hst5抑制串珠镰刀菌生长是多方面协同作用的结果,抗菌肽破坏了细胞壁的完整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造成线粒体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胞内ROS水平升高、细胞核DNA出现片段化,最终减弱了串珠镰刀菌在玉米和西红柿中的致病性.本研究为防治串珠镰刀菌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制备新的抗真菌剂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文献关键词:
抗菌肽;串珠镰刀菌;Hst5;抑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辛艳丽;王静;杨浩杰;吕昂;张威;魏闪;胡元森;吕扬勇
作者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郑州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辛艳丽;王静;杨浩杰;吕昂;张威;魏闪;胡元森;吕扬勇-.抗菌肽Hst5抑制串珠镰刀菌生长及作用机制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22):7174-7182
A类:
Hst5
B类:
抗菌肽,串珠镰刀菌,透射电子显微镜,碘化丙啶,苯基,吲哚,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JC,二氯,荧光素,乙酸酯,细胞超微结构,内氧化,氧化还原状态,孢子,细胞壁,细胞膜通透性,细胞核,细胞器,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线粒体功能紊乱,片段化,西红柿,致病性,抗真菌剂,抑制机制
AB值:
0.2331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