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物理场加工中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相关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物理场加工技术是一类使用加热、加压和辐射等物理学方法的技术,其中热加工、超声波、超高压和紫外辐照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近年来多个报道显示,在物理场加工中细菌可进入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VBNC状态指微生物为了适应逆境而进入的一种特殊休眠状态,在合适条件下能复苏,甚至可能依然保持致病能力,这提示我们应该对物理场加工食品的微生物安全予以高度重视.本文主要综述了物理场加工中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VBNC状态的研究进展,并从共性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形成原因,为更好的应用物理场加工技术并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文献关键词:
食品安全;物理场加工技术;微生物;活的非可培养状态;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国雄;廖红梅
作者机构: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无锡 2141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国雄;廖红梅-.物理场加工中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相关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5):4949-4956
A类:
物理场加工技术
B类: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物理学,热加工,超高压,紫外辐照,食品加工,viable,but,culturable,VBNC,逆境,休眠状态,致病能力,加工食品,微生物安全,食源性致病菌,腐败菌,共性机制,形成原因,应用物理,食品安全
AB值:
0.3328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