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教育法的部门法定位与教育法法典化
文献摘要:
教育法定位问题论争历经30余年,至今未有定论.这表明论争不应拘泥于以往的思维定势,而须开创新的讨论范式.法律体系并非一成不变,公、私域的分化统合,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演进,公、私法的二元区分,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运行,教育法的软法取向,等等,这些因素都在影响法律体系的结构形态,决定教育法的定位.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导致了公域、私域和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部门的产生,对教育的法律调整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公法部门,而具有了跨部门的性质.只有通过体系化才能提升教育法的稳定性与社会遵从度,使之真正成为由多元主体参与,以多种形式呈现的法律调整机制.教育法的体系化既可在传统的单行法立法过程中实现,也可以依托教育法法典化进行,无论采取何种理论立场和实践路径,体系化都是不可逾越的.唯一需要考量的是,如何选择才能更快、更有利于实现教育法的体系化.
文献关键词:
教育法治;法律体系;教育法;教育法的部门法定位;教育法法典化
作者姓名:
劳凯声
作者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 10004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劳凯声-.教育法的部门法定位与教育法法典化)[J].教育研究,2022(07):17-30
A类:
教育法的部门法定位
B类:
教育法法典化,定位问题,论争,定论,拘泥于,思维定势,法律体系,一成不变,统合,国家与社会关系,历史演进,私法,教育治理体系,软法,结构形态,正在进行,社会转型,第三部,法律调整,公法,法部,跨部门,遵从,多元主体参与,多种形式,调整机制,单行法,理论立场,不可逾越,教育法治
AB值:
0.3041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