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南极磷虾主要过敏原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文献摘要:
为了探究南极磷虾致敏问题,从南极磷虾中筛选、鉴定、分离纯化其主要过敏原,并对过敏原的性质进行研究,实验通过缓冲盐溶液提取南极磷虾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WB)筛选南极磷虾过敏原;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过敏蛋白;通过等电点沉淀、硫酸铵盐析、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过敏原;采用SDS-PAGE及WB分析南极磷虾主要过敏原的耐热性及对模拟胃肠液的消化稳定性.结果显示,南极磷虾肌浆蛋白(SP)和肌原纤维蛋白(MF)电泳条带丰富且分子量范围广.南极磷虾蛋白与虾蟹过敏患者血清能发生免疫反应,其中至少有4个蛋白条带发生了阳性反应;免疫反应最强烈的蛋白分子量约为35 ku,能够被所有的患者血清识别,经液质联用鉴定此过敏蛋白为南极磷虾原肌球蛋白(TM).硫酸铵分级盐析纯化TM的最佳饱和度为50%;分离纯化后得到了纯度较高的TM,其等电点为4.4,热稳定性好,能与虾蟹过敏患者血清发生强烈的免疫反应.TM随着模拟胃液消化时间的延长,主条带分子量逐渐降低,最后稳定在33 ku左右,并且分子量为15和12 ku的降解片段含量逐渐增多且稳定存在;这些降解条带仍然能与过敏患者血清发生较强的免疫反应.随着模拟肠液消化时间的延长,TM原始片段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最后完全降解成分子量更小的多肽;TM经肠液消化后其降解产物免疫活性大大降低.研究表明,南极磷虾中存在过敏原,TM是其最主要的过敏原,且具有免疫反应性.TM还具备了过敏原的一般特性,比如耐高温、耐胃蛋白酶消化、对胰蛋白酶消化部分稳定.研究结果对于阐明南极磷虾潜在致敏问题的预警和防控具有现实意义,也为南极磷虾加工利用及过敏原消减技术构建提供基础信息.
文献关键词:
南极磷虾;过敏原;原肌球蛋白(TM);分离纯化;免疫反应性;消化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林娜;马德蓉;刘志东;倪玲;段蕊;张俊杰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 200090;江苏海洋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娜;马德蓉;刘志东;倪玲;段蕊;张俊杰-.南极磷虾主要过敏原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J].水产学报,2022(03):445-456
A类:
B类:
南极磷虾,过敏原,分离纯化,致敏,缓冲盐,盐溶液,SDS,PAGE,blot,WB,串联质谱,质谱鉴定,过敏蛋白,等电点,铵盐,盐析,阴离子交换柱,柱层析分离,耐热性,模拟胃肠液,消化稳定性,肌浆蛋白,SP,肌原纤维蛋白,MF,电泳条带,分子量范围,虾蟹,白条,阳性反应,ku,液质联用,虾原肌球蛋白,TM,硫酸铵分级,热稳定性,模拟胃液,消化时间,定存,多肽,降解产物,免疫活性,大大降低,免疫反应性,耐高温,胃蛋白酶,酶消化,胰蛋白酶,加工利用,消减技术,技术构建,基础信息
AB值:
0.2508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