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南极大磷虾共附生细菌多样性及其防御功能研究
文献摘要:
为研究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中共附生微生物的功能性,并探讨南极大磷虾与其相关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了南极大磷虾中共附生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同时采用细菌纯培养技术获得可培养菌株,对菌株进行了抑菌活性、耐氟化钠特性分析.宏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在南极大磷虾眼柄、尾部和肠道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群落相对丰度最高,分别占各组织细菌总量的41.4%、35.8%、59.5%;在南极大磷虾胃部,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最高,占细菌总量的32.2%.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南极大磷虾眼柄和尾部的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高于胃部和肠道组织,肠道和胃部的微生物组成差异较大.采用细菌纯培养技术共获得60株细菌,其中有一株细菌对革兰氏阳性菌[单增李斯特菌LFM2813(Listeria monocytogenes LFM2813)、金黄色葡萄球菌LFM3263(Staphylococcus aureus LFM3263)、蜡样芽孢杆菌LFM2805(Bacillus cereus LFM2805)]有抑菌活性,并鉴定为马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quorum N J2),该细菌的抑菌产物具有耐高温和蛋白酶处理后失活的细菌素基本特征;同时,可培养细菌的最大氟化钠耐受浓度为1%,且耐受菌株占比为10%.研究初步揭示了南极大磷虾不同组织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并探讨了微生物对宿主的防御功能,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南极大磷虾资源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南极大磷虾;微生物群落;氟;防御功能;抑菌物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珍珠;赵明;迟海;何建国;郭长军;何建;马凌波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 200090;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中山大学,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广州 4401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珍珠;赵明;迟海;何建国;郭长军;何建;马凌波-.南极大磷虾共附生细菌多样性及其防御功能研究)[J].海洋渔业,2022(01):78-86
A类:
南极大磷虾,LFM2813,LFM3263,LFM2805,equorum
B类:
共附生细菌,细菌多样性,防御功能,功能研究,Euphausia,superba,共附生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物种多样性,纯培养技术,技术获得,可培养菌,抑菌活性,氟化钠,眼柄,尾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胃部,厚壁菌门,Firmicutes,微生物多样性,多样性分析,肠道组织,和胃,微生物组成,共获,一株,革兰氏阳性菌,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J2,耐高温,酶处理,失活,细菌素,可培养细菌,不同组织,宿主,资源提供,微生物群落,抑菌物质
AB值:
0.25672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