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工科背景下"微生物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以"微生物絮凝剂合成机制及应用"为例
文献摘要:
微生物生理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生物学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硕士研究生精品核心课程,但由于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耗时长、过程不确定及不可逆等因素,难以开展"微生物生理学"综合性研究生专业课程实验.将先进的虚拟仿真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构建"微生物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可以有效突破课程实验教学的时空障碍,推进微生物学及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本文以"微生物絮凝剂合成机理研究及应用"为例,从微观尺度到宏观尺度逐渐展开,实验内容涵盖微生物絮凝剂合成机理和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探索微生物絮凝剂合成及应用的内在机理的能力,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科研热情.
文献关键词:
虚拟仿真;微生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微生物絮凝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昂;郭亮;邢德峰;刘冰峰;谢国俊;赵英;林楠;马放
作者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昂;郭亮;邢德峰;刘冰峰;谢国俊;赵英;林楠;马放-.新工科背景下"微生物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以"微生物絮凝剂合成机制及应用"为例)[J].微生物学通报,2022(04):1312-1319
A类:
微生物生理学
B类:
新工科背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探索,微生物絮凝剂,絮凝剂合成,合成机制,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学科,学科领域,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生专业课程,课程实验,技术相结合,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研究生教育改革,合成机理,研究及应用,微观尺度,宏观尺度,实验内容,所学,内在机理,独立思考
AB值:
0.1939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