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丝裂原诱导基因6在砷致人肝星状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中的作用
文献摘要:
[背景]砷是一种环境毒物,长期或过量砷暴露可致机体肝纤维化损伤,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丝裂原诱导基因6(Mig-6)在多种疾病或癌症中具有保护作用,但其在砷致肝纤维化损伤过程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Mig-6在亚砷酸钠(NaAsO2)致人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及细胞外基质(ECM)沉积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0、1.875、3.75、7.5、15μmol·L-1 NaAsO2处理体外常规培养的人肝星状细胞株(Lx-2)24 h,另以7.5μmol·L-1 NaAsO2处理Lx-2细胞0、12、24、48、72 h,到达处理终点收集细胞.进一步采用pcDNA3.1(+)/Mig-6质粒转染Lx-2细胞,并在此基础上以7.5μmol·L-1 NaAsO2处理细胞24 h,另设空白对照组、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pcDNA3.1(+)/Mig-6转染组、单独染砷组(7.5μmol·L-1);收集各组细胞及培养上清,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ig-6及Lx-2细胞活化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ECM主要成分[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IV型胶原(COL-IV)、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的分泌水平.[结果]NaAsO2处理Lx-2细胞后,与对照组(1.000±0.000)比较,3.75、7.5、15μmol·L-1染砷组Mig-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0.561±0.095、0.695±0.048、0.401±0.030)(P<0.05);染砷24、48、72 h后Mig-6蛋白表达水平(0.856±0.036、0.515±0.077、0.491±0.060)均较0 h时(1.000±0.000)降低(P<0.05).过表达Mig-6后,Lx-2细胞活化相关蛋白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单独染砷组α-SMA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而与单独染砷组比较,Mig-6过表达联合染砷组α-SMA、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则降低(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单独染砷组HA、LN、PIIINP、COL-IV分泌水平升高(P<0.05);而与单独染砷组比较,Mig-6过表达联合染砷组HA、LN、PIIINP、COL-IV分泌水平则降低(P<0.05).[结论]砷可下调HSC中Mig-6蛋白表达水平,过表达Mig-6可逆转砷暴露所引起的HSC活化及ECM沉积,提示Mig-6在砷所致HSC激活及ECM沉积中具有保护作用.
文献关键词:
丝裂原诱导基因6;亚砷酸钠;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阮文丽;范丽丽;徐慧芬;宋倩;何瑞;刁珩;张玉琼;张爱华;王大朋
作者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毒理学系/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550025;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阮文丽;范丽丽;徐慧芬;宋倩;何瑞;刁珩;张玉琼;张爱华;王大朋-.丝裂原诱导基因6在砷致人肝星状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中的作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2(02):200-205
A类:
B类:
丝裂原,人肝星状细胞,细胞活化,细胞外基质,基质沉积,环境毒物,砷暴露,肝纤维化,具体机制,Mig,亚砷酸钠,NaAsO2,HSC,ECM,规培,细胞株,Lx,点收,pcDNA3,质粒转染,空白对照,空载,养上,上清,blotting,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转化生长因子,TGF,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IV,COL,端肽,PIIINP,泌水,蛋白表达水平,平降,过表达,蛋白检测,可下
AB值:
0.2136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