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时效与保障
文献摘要:
在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国家对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及规范课后延时服务做出最新部署.体育作为课后服务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发挥其应有之效.以"主体—客体—内容—手段"为逻辑主线,分析我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形成的多重逻辑及现实困境.研究认为,师资力量薄弱遏制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主体供给、运动安全顾虑制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客体参与、内容单一阻滞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全面均衡发展、支持手段有限阻碍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社会联结.研究提出,实现多元主体支持,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扫清障碍;提升客体主观能动,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参与提供行为动力;丰富内容体系,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均衡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改善支持手段,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实现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等保障策略.
文献关键词:
"双减"政策;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师资;学生体质
作者姓名:
李彦龙;常凤
作者机构:
哈尔滨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哈尔滨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彦龙;常凤-."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时效与保障)[J].体育学研究,2022(02):33-40
A类:
B类:
双减,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教育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改革,改革背景,中小学生,学生负担,课后延时服务,新部署,课后服务内容,逻辑主线,多重逻辑,师资力量,力量薄弱,服务主体,运动安全,顾虑,约课,服务社会,社会联结,有效供给,扫清,清障,主观能动,提供行为,行为动力,丰富内容,内容体系,良好条件,等保,保障策略,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师资,学生体质
AB值:
0.2564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