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进历程、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
文献摘要:
"双减"政策是对宏观社会经济进行的调控,课后服务作为重要的社会工程,对促进社会进步、教育公平、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进历程、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机遇为:国家政策支持体育类培训开展,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法治保障;重塑健康成长教育生态,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发展空间;严禁学科类补课行为,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时间保障;学生体质发展切实需求,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需求保障.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挑战为:校内资源不足制约了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普及性;绩效保障不足影响了学校落实课后服务的积极性;管理体系不健全阻碍了社会力量的参与性;校外培训资本化混淆了教育结果的公平性.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实现路径为: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参与,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育新格局;健全绩效保障评价机制,探寻课后服务提效增质新举措;构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体系,厘清各级管理职能新思路;明确学校育人主体地位,积极践行五育融合新理念.
文献关键词:
"双减"政策;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育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曼丽;张吾龙;胡德刚;宗波波;王宝森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北京建筑大学 体育部,北京 10261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西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曼丽;张吾龙;胡德刚;宗波波;王宝森-."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进历程、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J].体育学研究,2022(02):21-32
A类:
B类:
双减,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演进历程,机遇挑战,课后服务,社会工程,社会进步,教育公平,青少年健康成长,核心素养,历史研究,逻辑分析,体育类,服务提供,法治保障,成长教育,教育生态,严禁,补课,学生体质,内资,普及性,社会力量,参与性,校外培训,资本化,教育结果,公平性,服务实现,社会资源,多元主体协同,协同共育,提效,增质,新举措,管理职能,学校育人,五育融合,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育人
AB值:
0.2298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