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智能时代教师道德发展要求与形塑路径
文献摘要:
教师道德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对教师与社会、教师与他人(主要指向学生)、教师与自身应然关系的反思、认同和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师应当如何的观念、品格、规范和行为.从教师道德形塑与发展演变历程来看,教师道德形塑在近现代社会超越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神权形塑",注重他者形塑,具有浓厚的科技形塑意味,主要表现为职业化、功利化、标准化取向.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道德形塑在发展进步的同时逐渐被异化.智能时代对教师道德形塑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使其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社会的新形态,主要表现为:从他者形塑转向自我形塑,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关注自我转向自我与他人并重,注重协同发展.因此,智能时代教师道德形塑应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从他者形塑走向自我形塑,注重构建教师道德发展共同体,即以"教师—人工智能—教师"互动的道德教育平台作为教师道德发展共同体的存在基础,以"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作为教师道德发展共同体的生长条件,以"自爱"和"他爱"并重、加强情感投入作为教师道德发展共同体的交往途径,促进智能时代教师道德修养不断提升和完善.
文献关键词:
智能时代;教师道德;自我形塑;个性化;道德共同体
作者姓名:
杨霞;兰英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北碚 4007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霞;兰英-.智能时代教师道德发展要求与形塑路径)[J].教师教育学报,2022(06):25-35
A类:
B类:
智能时代,道德发展,应然,教师应,发展演变,演变历程,近现代,封建社会,神权,他者,职业化,功利化,自我形塑,关注自我,发展共同体,道德教育,教育平台,存在基础,相互融合,生长条件,自爱,情感投入,教师道德修养,道德共同体
AB值:
0.192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