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的理性审思
文献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对于建设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教材建设百年来经历了从"沉寂"到"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既是一种注重文化传承与精神引领的知识建构,也是一种凝聚文化教育合力的协同发展.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向,探索教材基于新时代语境的现代化诠释、基于全球化语境的本土化编写的发展向度,塑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象,开发数字教材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融入教材.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也应强化规范意识,积极规避"人文关怀式微"的价值危机、"学科视野窄化"的认识误区、"教材泛德育化"的理念偏差以及"教育逻辑缺失"的路向偏移等失范问题,增强责任之心,勇于担当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固本与创新中肩负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使命.
文献关键词:
教材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建构;文化教育合力;教材现代化;教材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董小玉;刘晓荷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重庆400715;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董小玉;刘晓荷-.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的理性审思)[J].教师教育学报,2022(02):77-84
A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教材现代化,教材本土化
B类:
审思,精神命脉,文化融入,入教,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教材体系,接班人,中华传统文化,文化教材,教材建设,沉寂,顽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重文,精神引领,知识建构,文化教育合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基本方向,新时代语境,全球化语境,发展向度,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文化形象,数字教材,教材资源,传统文化渗透,规范意识,式微,价值危机,学科视野,认识误区,教育逻辑,路向,失范,任之,担当作为,固本,肩负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承和发展,历史使命
AB值:
0.2938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