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硫醚类香料对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抑制作用
文献摘要:
研究硫醚类香料对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两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探讨该香料抑菌活性与其结构间的关系.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倍比肉汤稀释法确定不同香料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用波长600 nm下菌液的吸光值绘制生长曲线.采用qRT-PCR法研究硫醚类香料对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毒力基因tdh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这些硫醚类香料对两种菌的作用效果不同,其中甲基丙基二硫醚、甲基糠基二硫醚、糠基异丙基硫醚、二烯丙基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对两种菌都有抑制效果.二烯丙基二硫醚抑制作用最显著,对沙门氏菌的MIC为19.5 mmol/L,对副溶血性弧菌为4.88 mmol/L.二烯丙基二硫醚对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tdh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与浓度呈正相关.硫醚类香料中硫原子个数和烯丙基可促进其抑菌效果,其中二烯丙基二硫醚抑菌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硫醚类香料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硫醚类香料;二烯丙基二硫醚;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
作者姓名:
张珂;周倩倩;毕景然;郝洪顺;侯红漫;张公亮
作者机构: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4;辽宁省水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珂;周倩倩;毕景然;郝洪顺;侯红漫;张公亮-.硫醚类香料对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抑制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2(06):125-132
A类:
硫醚类香料
B类:
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活性,滤纸片法,抑菌圈直径,肉汤稀释法,最小抑菌浓度,MIC,菌液,吸光,生长曲线,qRT,毒力基因,tdh,异丙基,二烯丙基二硫醚,抑制效果,抑菌效果,中二
AB值:
0.123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