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校园欺凌与拒学行为潜在关联的多个案研究
文献摘要: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校园欺凌作为一种针对未成年人的恶意伤害行为,愈来愈受到大众的关注.根据以往实证资料的线索发现,部分拒学学生在校就读期间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聚焦校园欺凌与学生拒学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关联,运用访谈法和实物收集法,针对单个案研究采用情境分析法,跨个案研究采用类属分析法,深度探究校园欺凌实际发生的情境与个体状况,结果发现:第一,校园欺凌的主体既有同伴,也有教师;第二,教师欺凌与教师惩戒根据教师行为的对象(行为本身或学生本人)、情境公开程度、发生时段/阶段、频次(是否重复)和时机、目的与心态、方式与方法及对学生身心影响程度等方面,可以被视为行为发生的连续谱,存在临界点;第三,校园欺凌与拒学行为的关系包括直接关联、间接关联两种情形,叠加影响模型可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重解释.对此,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应构建家长"先行"、教师"助导"、多方主体"互动"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支持体系.
文献关键词:
校园欺凌;同伴欺凌;教师欺凌;教师惩戒;拒学行为;家校社协同育人
作者姓名:
阮琳燕;蔡辰;何丽
作者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 师范学院,北京100011
引用格式:
[1]阮琳燕;蔡辰;何丽-.校园欺凌与拒学行为潜在关联的多个案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02):9-20
A类:
拒学行为,教师欺凌
B类:
校园欺凌,个案研究,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传播速度,未成年人,恶意,伤害行为,愈来愈,线索发现,就读,访谈法,情境分析,类属分析,深度探究,实际发生,教师惩戒,教师行为,生本,生身,身心影响,连续谱,临界点,直接关联,叠加影响,影响模型,生态系统理论,多方主体,家校社协同育人,支持体系,同伴欺凌
AB值:
0.2710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