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平等与不对等:晚清中外旧约章翻译史研究》评介
文献摘要:
一、引言
过去对晚清时期不平等条约的研究倾向于采用宏观视角,将不平等条约置于近代史与国际法的学科视野中去观察(王栋,2002;胡门祥,2010;李传斌,2011;李育民,2018 等).从翻译史角度看不平等条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其形成的多语语境,体现出人文学科的社会责任,践行历史使命.屈文生和万立的新著《不平等与不对等:晚清中外旧约章翻译史研究》(2021)(以下简称《不平等与不对等》,下引此书只标页码)从1842年《南京条约》、1844年《望厦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1876年《烟台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1902年《马凯条约》等条约文本出发,以条约的"不平等"与翻译的"不对等"为双焦点,从语词出发,从文本出发,从历史的细部出发,"厘清、补写乃至重构"(p. 250)晚清旧约章相关的历史叙事,不仅在历史学领域上完成了对晚清旧约章的研究向动态化和纵深化转向,亦为语言学(尤其是翻译学)和法学(如外交学、国际法和法律史)的交叉研究提供了素材和启发.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焯
作者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外国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焯-.《不平等与不对等:晚清中外旧约章翻译史研究》评介)[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05):103-109
A类:
B类:
不对等,旧约,翻译史研究,评介,引言,晚清时期,不平等条约,研究倾向,宏观视角,近代史,国际法,学科视野,野中,一个角,多语,语语,人文学科,历史使命,文生,新著,此书,页码,望厦条约,烟台,辛丑,语词,细部,补写,历史叙事,历史学,动态化,纵深化,翻译学,外交学,法律史,交叉研究
AB值:
0.3764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