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德育责任:线索、框架与实现路径—基于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启示
文献摘要: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在德育责任内容(立什么德)上缺乏"理论自觉",在德育路径(如何立德)上缺乏"实践自觉"."教育性教学""具身德育"思想以及实践类课程自身的特征与价值为其德育责任提供教育学、哲学思想和学理性线索.构建基于"大德、公德、私德"三维度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德育内容体系,并借鉴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危机、唤醒、号召、告诫、遭遇"出发,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德育的实现路径:①关注社会生活中突发事件与实践类课程德育内容的整合,构建"社会生活事件—体育运动"的德育内容整合机制;②重视针对课堂突发事件和生活事件的反思教育,建立"体验—反思—理性"的道德唤醒机制;③注重针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职业道德教育,促成"从他律到自律"的道德约束机制;④捕捉针对课堂不可预知事件的人生观教育,构建"由事实判断向价值判断升华"的道德判断机制.
文献关键词: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德育
作者姓名:
张磊
作者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引用格式:
[1]张磊-.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德育责任:线索、框架与实现路径—基于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07):19-28
A类:
博尔诺夫
B类:
体育教育专业,专业实践,实践类课程,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任内,理论自觉,德育路径,实践自觉,教育性教学,具身德育,哲学思想,学理性,大德,公德,私德,三维度,课程德育,德育内容体系,教育形式,告诫,生活事件,体育运动,内容整合,整合机制,唤醒机制,生日,日常行为,职业道德教育,他律,约束机制,预知,知事,人生观,事实判断,价值判断,道德判断,断机
AB值:
0.3052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