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毒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改革对学生生命敬畏感及动物保护的认知与行为影响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在《毒理学基础》实施课程思政后,学生生命敬畏感及动物保护的认知与行为的改变.方法 在《毒理学基础》的课程讲授与实验课程中,通过内容延伸、举例、引导、讨论、反思等方式对生命敬畏感及实验动物保护的认知与行为进行渗透及强调,并分别于课程思政实施前后以同一问卷对学生进行生命敬畏感及实验动物保护的认知与行为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未进行课程思政前,仅34.78%的学生知道实验动物受法律保护,在课程思政后,100%的学生知道实验动物受法律保护(P<0.01);学生对相关实验动物保护的一些法律法规都有了较详细的认识,从课前的10.69%到课后的78.44%(P<0.01);学生保护实验动物的行为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课前的30.43%到课后的78.70%(P<0.01);学生的生命敬畏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相关调查项目的认同感上,从课前的13.77%到课后的75.72%(P<0.01).结论 在《毒理学基础》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可提高学生的生命敬畏感和对实验动物保护的认知,进而提升学生对实验动物保护的行为.
文献关键词:
生命敬畏感;实验动物保护;课程思政;《毒理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欧超燕;孙易;杨琳;霍鹏;梁丹;朱小年;何永华
作者机构:
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欧超燕;孙易;杨琳;霍鹏;梁丹;朱小年;何永华-.《毒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改革对学生生命敬畏感及动物保护的认知与行为影响分析)[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2(05):591-595,605
A类:
实验动物保护
B类:
毒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改革,生命敬畏感,认知与行为,行为影响,实施课程,讲授,授与,实验课程,举例,生知,法律保护,课前,行为意识
AB值:
0.1031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