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25例耳部肿瘤编码错误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核查某院近4年耳部肿瘤诊断的ICD编码,分析编码错误原因,提高编码正确率.方法 利用病案统计系统调取某院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诊断为耳部肿瘤的病例共计2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编码工具书,按照肿瘤的编码查找方法,分别对肿瘤的形态学编码和部位编码进行核查.对错误的编码进行分析.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编码错误的原因.结果 耳科肿瘤形态学编码错误55例,错误率最高是皮样囊肿37例,占比67.3%,其次是乳头状瘤15例,占比27.3%,血管瘤、乳头状囊腺瘤、鳞状细胞癌的错误率为1例,占比1.8%;部位编码错误72例,错误最多的是外耳(耳廓和外耳道)良性肿瘤66例,占比91.7%,耳部结缔组织良性肿瘤4例,占比5.6%,耳部结缔组织恶性肿瘤2例,占比2.8%.结论 耳部肿瘤编码具有复杂性,编码员需要提高自身医学知识储备,熟练掌握编码规则,才能准确编码.
文献关键词:
ICD肿瘤形态学编码肿瘤部位编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海洋;李卫红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1007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海洋;李卫红-.225例耳部肿瘤编码错误分析)[J].中国病案,2022(06):35-37
A类:
部位编码
B类:
耳部,肿瘤编码,编码错误分析,核查,肿瘤诊断,ICD,错误原因,编码正确率,病案,统计系统,调取,编码工具,工具书,查找方法,形态学编码,对错,描述性统计,统计方法,耳科,错误率,皮样囊肿,乳头状瘤,血管瘤,乳头状囊腺瘤,鳞状细胞癌,耳廓,外耳道,良性肿瘤,结缔组织,编码员,医学知识,知识储备,熟练掌握,编码规则,准确编码,肿瘤部位
AB值:
0.3737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