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路径探析——评《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精选案例》
文献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各专业课程领域的延伸与发展,其基本原理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基础,以各专业课程为育人拓展媒介",以此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价值与其他各类课程教学价值保持一致、同向同行.基于"课程思政"实现原理,在高校化学化工类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可行的、必要的,它有助于提高化学化工类人才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道德品质、文化自信等,也是塑造当代化学化工类人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仅从学科角度观察,化学化工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是存在巨大隔阂的,前者强调科学理性,后者则是充满感性的、抽象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时,两类学科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上也大相径庭,化学化工类知识源自于对客观世界、物质、能量、成分等实验归纳,其主要教育目的是培育大学生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实战能力,而思想政治知识体系建构依赖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主要教育目的是塑造大学生的价值体系、道德品质及政治信仰等.因此,如何在"跨学科"视角下促成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体系,成为摆在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纪岩;李北辰
作者机构: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南三亚572022;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纪岩;李北辰-.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路径探析——评《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精选案例》)[J].化学工程,2022(08):封2,前插1
A类:
B类:
化学化工类,化工类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教学路径,精选,选案,传统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价值,各类课程,教学价值,保持一致,同向同行,实现原理,高校化学,渗透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公民意识,道德品质,当代化,人才核心竞争力,角度观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隔阂,科学理性,大相径庭,教育目的,化工领域,实战能力,政治知识,体系建构,一般规律,价值体系,政治信仰,课程思政体系,化工类专业
AB值:
0.2314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