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化学工程》
本刊是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化工行业学术性及技术应用性刊物,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化学工程专业刊物。创刊于1972年,双月刊,国内外发行,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5-9954,国内统一刊号为61-1136/Q,国外总发行现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代理,国外发行代号为M4814。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48
国内刊号:61-1136/TQ
国际刊号:1005-9954
♦ 主要栏目:专家特约, 特约稿件,但是要核实质量才能选用 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特征明显 生物化工, 生物和化工的交叉技术,工程特征明显 环境化工, 环境和化工的交叉技术,工程特征明显 过程强化, 强化特征明显的三传一反 能源化工, 能源和化工的交叉技术,工程特征明显 材料科学,煤化工, 医药工程, 膜技术, 过程模拟,化工系统工程,化工工艺等 传质过程及设备,传热过程及设备, 化工热力学, 化工流体力学,反应工程等
♦ 获奖情况: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一等奖(第七届)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陕西省科学技术类优秀期刊(01)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CD,CSTPCD,北大核心
♦ 主管单位: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方式
主编:程惠亭
电话:029-879888238824882687989701
邮编:710065
邮箱:chem_eng@chinahualueng.com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7号华陆大厦《化学工程》编辑部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

http://imiy.cbpt.cnki.net/(投稿平台)

http://www.chinahualueng.com

3、刊内邮箱:chem_eng@chinahualueng.com

4、刊内电话:029-8798799687989201

029-8798882388248826029-87989702

5、出刊日期:月刊,每月出版1期。

2022610日星期五

                        

 

《化学工程》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化学工程》投稿须知

一、投稿承诺

没有一稿多投,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没有学术不端。

二、编辑部投稿说明

1)文稿需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正确,语言精炼。字数要求6000字以内(含图表、英文摘要、标点及空格等)。

2)稿件著作权归作者,文责作者自负。作者若不允许编辑部对来稿作文字性及少量内容修改、删节,或不允许其他报刊转载、摘编,请投稿时声明。

3)《化学工程》期刊已加入《中国知网CNKI系列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荷兰Scopus、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数据库。凡本刊发表的论文,将同时通过本刊加入的数据库进行网络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务,稿件一经刊登,将在本刊稿酬中一次性支付著作权使用报酬(即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如作者不同意论文被上述数据库收录,请向本刊提出书面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4)一旦发现一稿多投和抄袭稿件等学术不端行为,编辑部视其情节,作出禁止刊登或网上公告等处罚。

5)稿件一经刊登,我部即酌致稿酬,另赠送作者数量的当期刊物(最多5本)。

6)投稿同时请提供联系人、详细地址和邮编、联系电话、手机号码,E-mail 信箱。

三、稿件格式

1)题名:宋体二号居中;字数在20字之内;所用词语须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语、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应尽量避免使用副标题;避免使用标点符号。

2)作者:楷体五号;①当作者分属几个单位时,在姓名右上角标明序号,在单位中分别注明;②作者须是直接或部分参加课题研究的工作者、论文的撰写者、论文的主要责任者;③署名顺序按课题研究和论文的贡献大小排列。不够署名资格,但对论文有帮助的人员应在文末志谢。

3)作者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宋体小五居中。

4)地脚:宋体小五;包括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①收稿日期: 2×××-××-××(按照投稿系统中具体投稿日期编写);②项目基金: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不是基金项目的可不写;③作者简介: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和学位、研究方向及电话、E-mail信箱;其他主要作者的简介或通讯联系人的说明可接续排列。

5)中文摘要:宋体小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须以第三人称撰写,字数不少于300字。

6)关键字:宋体小五;3--8个能满足文献标引及检索的词或词组,最好能从《汉语主题词表》或专业性主题词表中选取。

7)中图分类号:宋体小五;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论文进行分类。

8)文献标识码:宋体小五;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9)文章编号与DOI号:由编辑部编写。

10)英文部分:与中文部分一一对应,包括:①英文题名(Times New Roman,三号);②作者英文名(Times New Roman,五号;汉语拼音,姓和名分开,姓在前,名在后,姓全部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两字中间用短线相连);③英文版作者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Times New Roman,小五);④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五)、⑤Key WordsTimes New Roman,小五)。

11)正文:

标题:①“1”标题:黑体五号,与上节空出1行;②“1.1”标题:宋体五号;

图题和表题:包括①中文图(表)题(宋体,小五,居中)、②英文图(表)题(Times New Roman,小五,居中); ③本期刊出版均为黑白打印,图中若有多条线,请勿用颜色区分;

量和单位:①量符号尽量采用国家标准推荐的符号,要有正斜体之分。代表变量的用斜体,仅作为说明和注释用的字母或符号用正体;②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我国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不能使用已废弃的单位,单位符号用正体表示;③图表中量与单位间用“/”号隔开;

公式:公式后不加标点,最右方编公式序号,式中符号的说明可在式后列出,也可在正文后的符号说明中列出;

图:①图中字用宋体六号,字数不宜过多;②坐标图横纵坐标的起点和终点要有刻度和标识数字,③横纵坐标刻度标识的疏稀要相当;④图注放在图题上方,也可放在图中;⑤照片图要黑白清晰;本刊为黑白印刷,图中表示均为黑白图片,文中表述不要出现颜色指示。

表:采用三线表,字体:中文用黑体小五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小五号;表注为六号宋体列于表后。

志谢:一般单独成段放在正文结论段之后,可以无此项。

12)参考文献:

字号:中文:宋体小五;英文:Times New Roman小五;

数量:不少于8篇;

主要责任者:①责任者最多取3名,多于3名时,在3名后用,等(英文用“, et al.”)表示;②无论中文还是外文名的责任者,都应以姓前名后的形式著录,姓不能缩写,中文名写全名,外文名缩写时首字母大写,中间空开,不加其他标点;

文献题名及版本:题名不加书名号《》;版本可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3“3rd ed”,初版可省略;

文献类型及载体标识:①文献类型标识:管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②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③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主要类型:

①【期刊】作者(列3人以后用. 文献题名[J].刊名, 年,卷(期):起止页.

②【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作者. 书名[MCDR].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止页(任选).

③【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C]//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

④【专利】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 ( 或区), 专利号[P]. 出版年--.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