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兰铁路深厚黄土场地浸水地表变形规律研究
文献摘要:
在中兰铁路沿线的靖远北站附近开展大型试坑浸水试验,对该黄土场地浸水后的地表沉降规律、浸水湿陷范围和裂缝发育特征进行研究,试验历时166 d,其中观测场地初值4 d,浸水142 d,停水后继续观测20 d.测试结果表明:浸水完成后,该黄土场地的最大水平影响范围为距浸水试坑边缘28 m左右,根据最终地表沉降结果可将试验场地分为浸水湿陷区、显著湿陷区、轻微湿陷区和非湿陷区,其中浸水湿陷区(试坑浸水范围)和显著湿陷区(距浸水试坑边缘0~16 m)地表沉降较大,轻微湿陷区(距浸水试坑边缘16~28 m)的地表沉降较小.地表沉降过程可按其沉降速率变化分为加速沉降段、减速沉降段和匀速沉降段,其中减速沉降段是水分入渗和场地黄土发生湿陷的主要阶段,占浸水时间的81%,完成了最终地表沉降量的87.14%.整个地表沉降过程连续,无陡降现象出现;试验场地的地表裂缝呈环状逐渐向外扩散,大部分产生于浸水后70 d内且主要集中在显著湿陷区,地表裂缝的分布规律为近密远疏,靠近浸水试坑边缘的裂缝分布集中、发育程度较好,而距浸水试坑边缘较远处裂缝则分布稀疏且多为微裂缝.单一裂缝的变化规律为先迅速发育,后呈现逐渐闭合的趋势,其裂缝宽度和错台高度一般在10 d内达到峰值,之后随浸水时间的增长逐渐缩小.
文献关键词:
深厚湿陷性黄土;浸水试验;地表沉降;湿陷范围;地表裂缝
作者姓名:
张严;刘德仁;王旭;徐硕昌;安政山
作者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70
引用格式:
[1]张严;刘德仁;王旭;徐硕昌;安政山-.中兰铁路深厚黄土场地浸水地表变形规律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09):2461-2469
A类:
深厚黄土场地
B类:
中兰铁路,地浸,水地,地表变形,变形规律,铁路沿线,靖远,北站,浸水试验,地表沉降,沉降规律,水湿,湿陷范围,裂缝发育,发育特征,观测场,初值,停水,后继,大水,影响范围,试验场,沉降过程,沉降速率,沉降段,减速,匀速,水分入渗,地黄,浸水时间,沉降量,地表裂缝,外扩散,裂缝分布,发育程度,较远,远处,微裂缝,裂缝宽度,错台,深厚湿陷性黄土
AB值:
0.3096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