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微生物固态发酵工艺对红薯淀粉渣真蛋白含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研究旨在优化微生物固态发酵提高红薯淀粉渣真蛋白含量的工艺.以红薯淀粉渣为主要原料,利用14种不同类型菌株进行单因素发酵试验,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在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中,米曲霉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最佳的发酵菌种组合为米曲霉+巨大芽孢杆菌+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接种比例为3??2??1,接种量为1×106 CFU/g DM;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发酵条件(温度33℃、初始含水量66%、时间86 h)下,红薯淀粉渣发酵饲料真蛋白含量为12.11%,约为未发酵底物的3倍,接近模型预测值.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是提高红薯淀粉渣发酵饲料真蛋白含量的有效方法.
                文献关键词:
                    红薯淀粉渣;固态发酵;菌种组合;发酵条件;响应面优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妍;郑猛虎;崔欣雨;韦子海;吴冠中;徐春城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宁波宁兴涌优饲料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3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妍;郑猛虎;崔欣雨;韦子海;吴冠中;徐春城-.微生物固态发酵工艺对红薯淀粉渣真蛋白含量的影响)[J].饲料工业,2022(09):35-40
                    
                A类:
                红薯淀粉渣
                B类:
                    固态发酵工艺,真蛋白,蛋白含量,响应面法优化,优化发酵,米曲霉,发酵菌种,菌种组合,巨大芽孢杆菌,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接种比例,接种量,CFU,DM,最佳发酵条件,初始含水量,发酵饲料,发酵底物,复合微生物,响应面优化
                AB值:
                    0.2180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