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伪狂犬病病毒对小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部分相关因子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了研究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对小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将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感染组经皮下接种200μL 1×103 TCID50/100μL PRV-HLJ株.于PRV感染后48、72、96 h,分别对脑组织进行超微结构、线粒体肿胀度、ATP酶活性和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检测.透射电子显微结构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RV感染后脑组织线粒体出现不同程度肿胀和空泡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显示,感染后线粒体形态与对照组相比肿胀度显著增加(P<0.01).此外,脑组织线粒体Ca-Mg ATP酶和Na-K ATP酶水平出现了显著下降(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mtDNA拷贝数显著降低(P<0.01).从线粒体肿胀度、ATP酶以及mtDNA拷贝数方面研究PRV感染后小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为进一步了解PRV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线粒体;肿胀;ATP酶;线粒体拷贝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伟;刘杉杉;周佳;朱锋钊;高俊波;王靖飞
作者机构: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中兽药分离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贵州铜仁 554300;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病原与病理形态学创新团队,黑龙江哈尔滨 15006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伟;刘杉杉;周佳;朱锋钊;高俊波;王靖飞-.伪狂犬病病毒对小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部分相关因子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22(06):36-40
A类:
B类:
小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结构和功能,相关因子,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周龄,Balb,皮下接种,TCID50,HLJ,超微结构,线粒体肿胀,肿胀度,ATP,mtDNA,显微结构,后脑,空泡,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线粒体形态,Mg,Na,致病机理,线粒体拷贝数
AB值:
0.2285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