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小鼠的背根神经节后天然免疫相关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文献摘要:
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天然宿主是猪,但是能够感染多种哺乳动物.PRV是一种嗜神经性α疱疹病毒,小鼠感染PRV后会产生严重的神经症状和神经炎症.为了探究小鼠感染PRV后其背根神经节(DRG)的天然免疫应答情况,本研究将PRVTJ株以106pfu剂量接种小鼠,在濒死期剖杀小鼠,取其DRG进行转录组测序,并使用DESeq2软件对测序结果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RV感染小鼠的DRG内共有6502条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改变,其中转录水平升高的基因有3 703条,降低的基因有2799条(差异倍数>2,且P≤0.05).利用clusterProfiler R软件对发生差异转录的基因进行了 KEGG分析,结果显示,转录水平发生差异的基因参与细胞内20种信号通路途径,其中12条信号通路与天然免疫反应有关,提示PRV感染小鼠后会激活DRG内广泛的天然免疫反应.差异转录基因数量最多的5条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分别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核昔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LR)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细胞凋亡(Apoptosis)信号通路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上述天然免疫反应通路可能在PRV诱导的神经炎症方面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随机选择了 10条转录水平存在差异的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其变化趋势均与转录组测序数据一致.本研究首次分析了 PRV感染小鼠DRG内转录组的变化,为研究PRV感染后诱导宿主的天然免疫反应相关信号通路提供了参考,并为PRV致病机制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文献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小鼠;背根神经节;转录组测序;差异转录基因
作者姓名:
王冰;吴红霞;李淼;高莹;袁梦淇;仇华吉;孙元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
引用格式:
[1]王冰;吴红霞;李淼;高莹;袁梦淇;仇华吉;孙元-.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小鼠的背根神经节后天然免疫相关转录组测序及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22(06):591-597
A类:
PRVTJ,106pfu
B类:
伪狂犬病病毒,背根神经节,节后,后天,免疫相关,转录组测序,宿主,哺乳动物,神经性,疱疹病毒,后会,神经症状,神经炎症,DRG,天然免疫应答,濒死,死期,DESeq2,转录水平,倍数,clusterProfiler,路途,天然免疫反应,差异转录基因,免疫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LR,Apoptosis,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随机选择,序数,致病机制
AB值:
0.215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